Skip to content
“了”“过”“着”三态区别与练习 visualisation

“了”“过”“着”三态区别与练习

Conquer Chinese: A Guide to Avoiding Grammar Mistakes: “了”“过”“着”三态区别与练习

“了”“过”“着”是汉语中的三个动态助词(动态态助词),它们都与动词表示的时间和状态有关,但用法和含义有显著区别:

  1. “了”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完成或变化,常用于动作已经发生或变化已经出现的情况,表示结果或变化。“了”可以用于句末(语气助词)或放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如“我吃了饭”“雨停了”。否定句中,“了”有时依然使用,如“不刮风了”。

  2. “过”表示动作曾经发生过,强调经历和经验,侧重过去的经验而不强调动作是否正在进行或是否有结果。如“我去过上海”“他没吃过烤鸭”。与“了”的最大区别在于否定句里,“过”仍保留,而“了”则不出现。

  3. “着”表示动作的持续或状态保持,强调一种持续的状态或动作的进行,用于动词后。如“门开着”“他坐着”。也用于表示伴随动作,如“他笑着说话”。

总结比较:

助词主要表示用法特点否定句情况示例
动作完成或状态变化动作完成或结果,句末可作语气助词否定句中多省略他吃了饭。不刮风了
曾经发生,经历强调过去经验,动作未必持续否定句保留我去过上海。他没看过电影
动作持续或状态保持形容动作或状态的持续或伴随否定句一般不用门开着。她笑着说

练习建议:

  • 练习造句分别用“了”“过”“着”表达不同的时间和状态含义。
  • 比较同一个动作用三种助词的句子,体会语义差异。
  • 在阅读和听力中注意识别这三个助词的使用场景。

如需要更详细讲解或练习题示例,可以继续提供。以上内容基于汉语动态助词理论并参考权威中文教育资源总结. 1, 6, 7

References

Open the App About Comprenders